【全國】 集團簡介 關注我們
幫學院 商標分類表-2024尼斯分類 知識產權交易

快幫集團

首頁 > 快幫知道 > 小米的美國進軍之路

小米的美國進軍之路

2016-06-16

快幫云前言:

5月底以來,知識產權圈內可謂熱點不斷,先是華為在美大膽“維權”、再是騰訊在美不幸“被告”、昨天小米在美高調“合作”,國內三家舉足輕重的公司幾乎在同一時間段曝出了知識產權大事件,而且事件發(fā)生地又都恰好在美國,這背后的原因確實值得我們深思。華為在美國起訴三星專利侵權,其中一個重要的意圖就是要借勢打開久攻不下的美國市場;騰訊在美國被專利流氓Uniloc起訴專利侵權,也是因為Uniloc看到了騰訊的微信產品在美國市場上越來越大的影響力;而今天我們要談的小米與微軟的合作,毋庸置疑是小米進軍美國之路上具有非凡意義的一步!

2.webp.jpg

事件回顧

2016年6月1日,小米與微軟同時在北京和西雅圖宣布了戰(zhàn)略合作協(xié)議,該項合作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方面是小米將在其安卓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上預裝Office和Skype;另一方面則是小米收購微軟1500多項專利,并與微軟達成另外1000多項專利的交叉許可協(xié)議。

據主導此次合作的小米高級副總裁王翔介紹,小米收購微軟的1500多項專利,主要涉及無線通信、多媒體、云計算等領域;而在交叉許可協(xié)議中,小米向微軟許可的專利主要涉及智能硬件、操作系統(tǒng)、視頻技術和照相技術等領域。

至于此次合作尤其是小米收購這1500多項專利的價格,肯定是協(xié)議保密的內容,但據業(yè)內人士保守估算,這項交易的金額至少在6000萬至1億美金之間。

3.webp.jpg

進軍美國之路

美國雖然不是小米最大的目標市場,甚至不是其最大的海外目標市場,但和國內其他有雄心的企業(yè)一樣,小米一定會把美國作為其最重要的戰(zhàn)略市場。對于像小米一樣的國內高科技企業(yè)和互聯(lián)網企業(yè)而言,進入美國市場的實際意義一定大于其表面意義上的一些市場數(shù)據和財務報表。所以,“小米”們一直在進軍美國之路上艱難但堅定地前行著。

事實上,小米的進軍美國之路從幾年前就開始籌劃了,筆者將小米這幾年來所做的相關努力方向總結成了三個戰(zhàn)略:人才引進戰(zhàn)略、戰(zhàn)略合作戰(zhàn)略以及專利儲備戰(zhàn)略。

人才引進方面

早至2013年8月,小米就從谷歌引進了當時負責安卓產品管理的副總裁Hugo Barra,讓其負責小米的海外業(yè)務。2014年11月,小米從新浪引進了當時的執(zhí)行副總裁陳彤,讓其負責小米的內容投資與運營。2015年6月,小米又從高通引進了當時的大中華區(qū)總裁王翔,讓其負責戰(zhàn)略合作與重要合作伙伴關系。而正是王翔主導了此次與微軟的深度戰(zhàn)略合作。此外,據悉目前小米的知識產權團隊規(guī)模已經接近百人,可見小米在人才引進方面所下的功夫。

戰(zhàn)略合作方面

小米先是在去年與高通簽訂了一份專利許可協(xié)議,該協(xié)議允許小米在全球范圍內使用高通旗下包括CDMA2000在內的3G/4G專利組合。接著,小米又與微軟達成合作,合作內容包括在小米平板預裝Windows 10操作系統(tǒng),以及Microsoft Azure技術支持小米云服務等。而昨天剛剛宣布的“合作”則是小米與微軟的第二次合作了。

專利儲備方面

由于小米起步較晚,這幾年他一直在專利布局方面奮力直追,包括自主申請以及專利收購。自主申請方面,小米僅在2015年一年就申請了超過3000件專利,截止2015年底,其專利申請總量已接近6000件。筆者經過檢索發(fā)現(xiàn),小米目前已經公開的自主申請美國專利也已超過300件,雖然授權專利還并不多,當前只有20多件,但其后面的成長性值得期待。專利收購方面,小米一直是大手筆,國內能與之比肩的也只有聯(lián)想了。在微軟之前,小米已經從美國博通、英特爾等一些公司購買過美國專利,特別是今年2月份從英特爾手中購買的332件專利,已經可以用“豪購”來形容了,據說當時小米為此支付了大約4000萬美金。至于此次又從微軟收購了這1500多項專利,筆者相信對于此時的小米來說,心情應該是“痛并快樂著”。

4.webp.jpg

后續(xù)展望

有人評價小米和微軟的合作是抱團取暖,還有人認為光靠專利小米還無法進軍歐美市場,但正如王翔所總結的一樣,不管如何,此次與微軟的合作是小米邁向國際化的重要一步。筆者認為,此次合作對于小米和微軟是一個雙贏的效果,微軟獲得更多的是商業(yè)上的利益,包括由專利運營帶來的此次直接的經濟收益及面向未來的更廣泛目標的預期收益,以及由產品合作帶來的可預期的更大的市場用戶。而小米獲得更多的是戰(zhàn)略上的利益,包括由專利收購和許可帶來的進軍美國市場的實力和底氣,以及由微軟帶來的專利庇護承諾和市場開拓信心。在接下來可能的更深入的合作中,微軟也許還會將其智能手機業(yè)務與小米合并,如此一來,小米進軍美國之路才算是真正找到捷徑了。就讓我們拭目以待小米國際化的下一步怎么走!

 

本文由快幫云知識產權凌趙華撰寫,轉載請注明出處。

 


創(chuàng)業(yè)資訊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36823號

   

京ICP備16051929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許可證編號:京B2-20190686

   

專利代理機構代碼:16087

   

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編號:1101082019043

   

代理記賬許可證書編號:DLJZ11010820210015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