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 集團簡介 關注我們
幫學院 商標分類表-2024尼斯分類 知識產權交易

快幫集團

首頁 > 快幫知道 > 大國戰(zhàn)略之二維碼技術現狀及展望

大國戰(zhàn)略之二維碼技術現狀及展望

1905-07-09
" 自二維碼誕生以來,憑借著二維碼自身所具備的快速讀取、自動糾錯等特性,其發(fā)展、普及的速度非常迅猛,深得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尤其是在阿里、騰訊等互聯網巨頭的大力推動下,二維碼如今已深入到包括社交、支付、新聞、出行、娛樂等在內的幾乎各行各業(yè)。近年來,“掃一掃”從一種新鮮好玩的體驗,逐漸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并能實現眾多原本較為復雜的功能。在本文中,筆者將呈現二維碼的技術起源及發(fā)展現狀,并展望二維碼技術的未來,以期從戰(zhàn)略設想的層面提出問題并試圖給出一個初步的解決方案。 關鍵詞:二維碼 日本電裝公司 DENSO 銀河聯動 專利權無效 一、二維碼技術的起源 條碼技術是在計算機技術與信息技術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一門容編碼、印刷、識別、數據采集和處理于一體的新興技術1。條形碼包括一維碼、二維碼等。 一維碼即指條碼條和空的排列規(guī)則,起源于 20 世紀 40 年代,應用于 70 年代,普及于 80 年代,具有輸入速度快、準確度高、成本低、可靠性強等優(yōu)點,在當今的自動識別技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一維條形碼制作簡單,編碼碼制較容易被不法分子獲得并偽造。另外,一維碼數據容量小,幾乎不可能表示漢字或圖像信息等。常用的一維碼的碼制包括:EAN碼、39碼、交叉25碼、UPC碼、128碼、93碼,ISBN碼,及Codabar(庫德巴碼)等。 二維碼,又稱二維條碼(2-dimensional bar code),起源于20世紀80年代末,是用某種特定的幾何圖形按一定規(guī)律在平面(二維方向上)分布的黑白相間的圖形記錄數據符號信息。在代碼編制上巧妙地利用構成計算機內部邏輯基礎的“0”、“1”二進制比特流的概念,黑色表示二進制的“1”,白色表示二進制的“0”,并使用若干個與二進制相對應的幾何形體來表示文字數值信息,通過圖象輸入設備或光電掃描設備自動識讀以實現信息自動處理。它具有以下特性:每種碼制有其特定的字符集;每個字符占有一定的寬度;具有一定的校驗、糾錯等功能。不同于一維碼,二維碼本身即是一種便攜式的數據文件,它本身可攜帶大量信息,無需與外部數據庫相連,因此,在無法獲得計算機及數據庫支持的情況下,通過便攜式數據終端也可以讀出二維碼中的信息,從而降低了對主系統(tǒng)和網絡的依賴性,降低了使用費用,提高了可靠性。常用的二維碼碼制包括:Data Matrix, MaxiCode, Aztec, QR Code, Vericode, PDF417, Ultracode, Code 49, Code 16K等。   目前國內常見的大多為QR Code二維碼,該碼制由日本電裝公司(DENSO)于1994年發(fā)明。QR來自英文 Quick Response 的縮寫,即快速反應的意思,源自發(fā)明者希望QR碼可讓其內容快速被解碼。QR Code二維碼一方面具有較大的數據容量而且識讀快速、準確,同時由于采用了Reed-Solomon糾錯算法,QR Code二維碼具有很強的糾錯能力,在部分損壞后,依然能夠通過糾錯進行機器識讀。 二、關于QR Code之父——日本電裝(DENSO)公司 進入上個世紀60年代之后,日本迎來經濟高速增長期,大超市開始在城市中出現。當時超市使用的現金出納機要靠手動輸入商品價格,而一維碼的出現解決了這一苦惱。由于POS系統(tǒng)的成功開發(fā),僅通過光感讀取條形碼,價格就會自動顯示在出納機上,同時讀取的商品信息還能傳送到計算機上。一維碼紅極一時,但問題在于一維碼的容量有限,英文數字最多只能容納20個字。 "
創(chuàng)業(yè)資訊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36823號

   

京ICP備16051929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許可證編號:京B2-20190686

   

專利代理機構代碼:16087

   

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編號:1101082019043

   

代理記賬許可證書編號:DLJZ11010820210015

0